究其原因在于,董卓更心狠手辣。
在董卓威震天下之前,皇甫嵩就已经名震天下,王允特意分析了威震和名震的区别。
“肆无忌惮则威,顾全大局则名”
董卓入京前,皇甫嵩接到的任务是镇守皇陵,在没有明文谕旨到来之前,他选择了让自己久经沙场的队伍原地不动,直到最后董卓以天子名义召他前来长安,不仅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其兵权,还差点要了他性命。
“在镇压黄巾之时,义真就多次将功劳分给朱儁和卢植;任冀州牧后,又曾向先帝请命,以冀州一年的田赋来赈养灾民”
这就是皇甫嵩。
他的一切行为标准,都是以当时的主流价值观---名声(袁绍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很不如皇甫嵩,虽然一直秉承自己是名望之族),来确定做事做人的行为标准。
皇甫嵩在意自己的名声,悉心维护,就像鸟爱惜自己的羽毛,对于皇甫嵩来说,名声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。
但对董卓而言,名声不过是笑话,他追寻的是拳头最大,权力最大。
“义真当初曾说过,董卓进京有何不可?”
站在皇甫嵩的角度,他认为这一切都是很正常的。
‘黄巾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