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且人心未平,董卓党羽又未剪除干净,一遇战事,将内忧外患。
“董卓祸国殃民,郭汜李傕之辈皆为其爪牙,不可轻饶,陛下,老臣的意见是绝不姑息”
“司徒此言差亦,若赶尽杀绝势必会狗急跳墙,网开一面,或能停战止戈,也是万民之福”
“哼,蔡邕!董卓专政时,你便与他多有来往,身为汉臣不思为君分忧,却与贼首眉来眼去,可是同党?”
蔡邕算是独得董卓的宠爱,三日之内,连升至尚书,后来又被封高阳侯,中郎将。
虽然是董卓对世家抛的橄榄枝,不过像蔡邕这样的,实属特例。
“老夫受董卓之邀,编纂汉记有何不妥?何况我们在此讨论退敌之事,何故左右言他?”
作文学的,确实嘴皮子功夫要厉害些,王允说他不过只好来硬的“陛下,蔡邕和董卓多有牵扯,老臣认为在击败郭汜李傕等人之前,应将蔡邕看押,以免祸起萧墙”
“王司徒,你这说的什么话?蔡中郎一心为国,更未加害过任何人,还处处为我等开拓”新朝廷即将启航,杨彪必须对王允做些什么,以此打压其风头。
“那也是他内心有愧”
“你…”
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