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曾有,不过若康成公想听,小子可以现场做”
郑玄不置可否,只是微笑道“小友且试言”
孙策来回想了想,再抱拳言道“请康成公出题”
这么一说就很现本事了,若是孙策随意说几句,那还可以说是他早有准备,然而让郑玄出题,就是另一回事,必须要有真水平。
郑玄面色兴奋至极“不若还是以老夫为题?”
“善”
装模作样的走走停停看看,好像在酝酿,实则早就有腹稿,这么长时间以来,但凡他能想到几句名言警句,都会留个心眼,做好记录。
蔡邕自然不知道孙策胸有成竹,见他如此自大,又从未见过其咬文嚼字,不由得为他捏一把汗,心想这事要是搞砸了,可不能怨自个儿。
经过一番骚姿弄首,孙策放松面容,拜道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”这首龟虽寿,孙策只记得这么多,还是他冥思苦想的成绩。
“好!好!好!”三声好,郑玄一句比一句吼得大声,直至从位置上坐起来鼓掌。
“谢过康成公夸耀,不过却有些可惜”
“有何可惜?”
“此诗词小子做的匆忙,未曾有陪词,只能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