吗?”
“已经差不多了,不过授课先生还远远不够,按主公的指使每座县城都要有私塾,这样算来还差三十多人”
“嫌钱少?”
“这到不是主要原因”
见国渊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,孙策大概能猜到是什么原因“说吧,到底遇到什么情况了”
“主公有所不知,识字者大多为世家大族,让他们做教书先生不难,难就难在让他们教寒门子弟读书识字”
识字是世家大族的权利,是绝傲于人的资本,该做法就是在降低这批自持甚高者的身份地位,当然这也正是孙策所图,如今还没有引起士族反弹,就要烧高香庆祝了,怎么可能还会有人出来教书。
“康成公知道这事吗?”
“知道,但也无能为力,属下建议,还是缩小规模,从郡府开始”
兴学是百益而无一害的好事,更是他强壮青州的基本法令“少年智则国智,少年强则国强,办学,我势在必行”
这番回答将国渊抵得死死的,自家主公果然是有很多奇思妙想,还往往能把人说得服气,只见其在屋内来回走了两圈,似有了定议“设立三等学籍,一等为不收取钱财的义务教育,学制两年,只招收八至十二岁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