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孙策取得联系。
另一方面,孙粤的栽赃,还给孙策带来了另一个麻烦。
豫州颍川荀家鼓动起士林反抗孙策的统治。
眼下谯县学院开校在即,这一行为让豫州很是动荡,不少死灰复燃的世家大族纷纷响应孙粤的声讨。
其中尤其以颍川,陈国和汝南为最,阳奉阴违是明面上的,暗地里则借用地痞流氓的力量,痛诉孙策的冷酷无情。
于是,孙策那还没建立起来的良好形象,轰然倒塌,但凡在街上看到孙策军士卒,好一点的是隔得老远,如避瘟神。
最让人受不了,则是那种唾弃的眼神。
“做什么不好,做孙策的兵!”
“呸!肯定都是一丘之貉,狼狈为奸!”
“上梁不正下梁歪,豫州在孙策手里,耻辱啊!”
诸如此类的话,让身为代理刺史的王训很不舒服“李大人,留三百锦衣卫与在下,可否?”
孙策回临淄,锦衣卫指挥所自然也要跟着迁移,然而面对故意中伤的言语,俗话说,主辱臣死,对这些流言蜚语,王训着实听不下去。
“我给你留五百人,一定要在书院考核之前,清理干净”
看来李儒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