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,按我荀家眼下的布置,将来必无荀氏一脉的荣光,你是我荀家的千里驹,所以这个担子只能落在你的头上”
识时务者为俊杰,在这一点上,荀谌比荀攸和荀彧都看得透彻。
但荀彧比之荀攸更认死理,也更听从家族的安排,甚至连他有时都觉得荀彧过于迂腐。
荀攸则不然,有自己的见解,也有自己的行事方式,能在曹操手底下办事,正是他为自己争取到的。
“叔父是想让我弃曹投孙?”
见荀攸邹着眉头,荀谌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“不是弃曹投孙,而是投孙,公然违背家族之命,对你来说不是好事,叔父也不会强人所难,但孙曹两家三年内必会兵戎相见,所以在战事的最后,我希望你能做出正确的选择,顺势而为,切莫意气用事”
原来这才是投孙的含义,荀攸想了想不置可否,这是以后的事,以后再说。
荀攸看似轻描淡写的把荀谌的话放在了耳后,却不知道其实,他心里已经对孙策治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情景,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为什么一向稳重老成的叔父,会对孙策如此推崇。
另一头,孙策抵达渔阳后不久,赵云就带着柴荣来见他。
柴荣字茂先,力量八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