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道这书生是哪位吗?”
“你也不知道?”
“这位没有名气的兄台,走上去是要献丑吗?我第一个鼓掌!”
“或许他真有真材实料呢?”
“要是有好诗词,怎么可能还默默无闻?要是真有,小生第一个从这里跳下湖去。”
......
曾山顶住旁人的不客气的讥讽嘲笑,登上台去,对着台上的官员行礼,也对着台上的人以及台下的人行礼。
这时候有位童生拿着毛笔和纸上去铺好,曾山接过毛笔。
尼玛啊,我不会写毛笔字呀,卧槽,这可怎么办,可不可以用钢笔代替?我的钢笔字还行的。
台下看着半响也写不出一句诗词来的曾山,嘲笑声和嘘嘘声更胜一筹,此起彼伏连绵不绝。
曾山放下笔,有意摆出很酷的造型。
但是有个书童早就看他不顺眼了,这是猴子请来的逗比吗?怎么拿起来的笔又放下了?难道是不写了?不写就赶快下去,心中没有墨水敢装大爷。m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