另一边的宋冀宁重返学校后,开始着重钻研数学和物理两门功课。因为季椽说这两门功课很重要,关系到他以后能否自己制造比收音机更高级的电子机械――如果学这个可以赚到钱,那比进工厂舒服多了。
以此为对比的宋冀宁终于有了学习的动力。
新学期开学不久,报纸上传来了令季椽和宋冀宁都极为振奋的消息。
泸市将东方百货大楼改为服装零售卖场,以“门市”为结构,改进了原本封闭式卖场的购物环境,并允许个人对门市进行租赁和私营。
报纸上将之称为“破冰”的勇气,并给予盛赞。
季椽看到的是自由市场的萌芽,宋冀宁关注的是私营利润,以及私人建厂的可能性。
私人开店都允许了,私人建厂还会远吗?
如季椽所言,或许几年后就要开始了。
他必须早做准备。
钱,宋冀宁是拿不出来的,技术,他还不如季椽呢!
既然季家找到他,是想让他当厂长和工程师,他就应该早早做好这方面准备。
厂长他没当过,也不知道干什么,只得求助他妈妈,在周末去玻璃厂实习。
黄燕还不知道她儿子准备当厂长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