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常了不起的研究――他必须以这样的心态和语气写一篇符合中学生的科学论文。
所以这令他有些犯难。
过于工整的论文绝对不行,但太过幼稚又可能上不了报,季椽看向一旁的宋冀宁:“小宋哥,帮我写一篇论文。”
宋冀宁:“嗯?”
在季椽的指导下,宋冀宁写出了一篇马马虎虎,看得出属于中学生水平的论文。季椽又稍微改了改,画上线路图,寄给《青年科学报》。
数天后,《青年科学报》编辑部。
虽然被称为编辑部,但因为报纸的严肃性,所以《青年科学报》的编辑们其实都是一群很有知识水平的专业人才。但正因为很专业,导致他们当编辑当得很痛苦。
自从恢复高考后,民众们暴发了激烈的学习热情,很多知识份子迫不及待的想要挽回自己损失的时光。
于是可怕的事情来了。
《青年科学报》每日收到的投稿信件成百上千,好的论文多来自各大学教授,也有一些民间科学家的论文让人惊艳。但更多的,则是胡编乱造的伪科学。
比如有人声称研究出了诸葛亮的木牛流马,还有人声称自己在研究永动机。更夸张的连气功大师都来投稿,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