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阶段:各国的战争准备
此时各国(梁国、秦国、齐国、韩国、荆国)的军力兵力均已经达到战国时期的顶峰,各国历经十余年的休养生息,没有经历大规模战争,各国人口膨胀。特别是梁国、秦国、韩国土地资源极其紧张,内部生存空间有限从而摩擦加剧,迫使梁国、秦国、韩国不得不以求外战,进行扩张宣泄压力;或者通过战争伤亡,减小部分青壮带来的生存压力。
特别是梁国、秦国、齐国、韩国以梁武卒、秦锐士、齐技击、韩精兵制度,完成了从古典奴隶兵役制度向封建职业耕战兵团的体系,军事水平一跃成为战国时期的第一集团。但同时这些制度的基础都是建立在夺取新的土地之上,领有战功的士兵需要土地得到分封,成为自耕农,而只有夺取新土地才能分封给这些有功之士。
在这个时期的战国,如果一个国家对外战争战败,导致没有收获国土,那么这个国家会越打越穷;反之一个国家对外战争战争战胜,那么这个国家会越打越强。这也是战国时期,各国热衷于征战混战的背景。这不仅是君王们的义务(古书曰: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;君王的义务,就是维持国家祭祀及对外征战),而且是内部底部民众的一致需求,是来自内部人口膨胀造成土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