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翰林,非翰林不得入阁的惯例,但能当个封疆大吏也算是位极人臣了。
“我等自有读书人的体面,又有功名在身,”陈学谦顿了顿,“却也有一腔热血,如何两全其美,还请周公子赐教。”
周世显心中大喜,自己料的不错,不仅是赵广德,还有陈学谦这条大鱼,举人啊,已经有了当官的资格,算是进入大明的统治阶层了。
“民虽纯朴,却难晓礼义,正应由吾辈读书人教化。”周世显找了个十分恰当的理由,“本官欲聘请二位为庄丁讲授礼义,名为大义教员。”
“大义教员须参加训练、学习兵事,待能够领兵作战时升任大义教官,节制军事。”周世显把后世的双主官制度拿了出来,政委虽然做的是政工工作但都懂得军事,后世那支无敌的军队很多时候都是政委直接指挥作战,而且还要带头冲锋。周世显可不想让不懂军事的文官瞎指挥。
“大义教员月饷暂定五两银子,大义教官月饷与同级武官相当,家中分房,给米粮,战功封赏不低于月饷。其他方面还在筹措中,慢慢健全。”待遇一定要讲的,不过周世显的收入体系还没有健全,高薪养廉实施不了,只能从家庭福利和战功封赏下手。
“周公子真乃奇才!”陈学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