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于南面的焉耆与北庭之间的鹰娑川防线,李铮则是让张公瑾带领焉耆军镇守,张公瑾原本只能指挥原本焉耆军的一半,大约两万人,其余的一万七千人都是给那些南阳大族分掉,成为他们的家族私兵,李铮灭这些南阳大族的过程中,虽然也是杀掉许多冥顽不灵,忠于南阳大族的死硬份子,但剩下的私兵还有很多。
这些私兵虽然因为南阳大族们的保兵策略,不想原本李铮手下的安西军那样,久经战阵,铁血无畏,但在富可敌国南阳大族的极佳伙食和薪资待遇下,这些私兵的身体素质非常棒,经过一定的军事训练,是非常棒的兵源,所以李铮并没有裁撤这些原本助纣为虐的私兵,而是将他们继续留于焉耆军中,经过张公瑾的训练后,在突入北庭的战争中表现的非常好。
由张公瑾率领的三万焉耆军驻守鹰娑川本来就很稳当,再加上李铮在撤军回焉耆后,立即就是命人拆除了当初己方在鹰娑川上架设的两座浮桥,让北完军想攻都是攻不过来。
凭着北完部的技术,在鹰娑川上架设浮桥本就不易,而且更是要在安西军的监视下架设浮桥,那就更是不易了,张公瑾又见识过李铮如何在鹰娑川上用声东击西之计架桥,更是不会中计,更是会小心的守卫鹰娑川,所以鹰娑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