吗?臣妾听闻其人文采如谪仙人,只是不得他的新作。”
耶律洪基说道:“朕也听闻了他的几首词,果然不同反响,我大辽这般大,为何出不来这等人才?”
……
苏轼也觉得自己是人才,不然也不会和弟弟苏辙不去做官,要等着考制科。
制科一举得了三等,顿时就成了大才,从此走上人生巅峰……
这是他的臆想。
签书凤翔府判官,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职位,按理轮不到一个年轻人来做。
可苏轼不同,他是制科第三等,比状元还牛的大才,自然能担此重任。
于是他就来了。
路上他就打听好了,凤翔知府陈公弼和自己就是同乡,都是眉山人,所以他心中乐开了花。
陈希亮,字:公弼。
制科三等,得意吧?
可还有更得意的。
刚踏入官场,道:“是,还说莫欺什么年轻……”
陈公弼冷笑道:“就是说……以后他能做老夫的上官了,到时候报仇雪恨?”
小吏点点头,心想那位可是制科三等,被你这么磋磨,没骂人就算是好的。
陈公弼起身道: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