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正是这个道理。”赵曙说道:“沈安于外事有造诣,此次跟着去,好生看好包卿……”
“是。”
“不可肆意妄为。”
“是。”
这一刻的沈安老实的和鹌鹑似的,赵曙含笑道:“这般老实,难得。罢了,诸卿各自去忙。”
群臣散去,赵顼被留了下来。
陈忠珩递过去一杯茶,赵曙接过喝了一口,问道:“为何要让包拯去,而不是韩琦?”
这是考教,随后就是指教。
赵顼想了想,“朝中需要人来掌握大局,曾公亮不稳,欧阳修不能,韩琦在最好。”
韩琦能掌握大局,有首相的能力,这一点很重要。
赵曙点头,满意的道:“这只是其一。朝政如何平衡是一门学问,我为何要让包拯去北方?”
“立功?”赵顼的反应很快。
“没错。”赵曙欣慰的道:“让他立功,回来之后看看,若是需要……政事堂里也该有些新面孔了。”
包拯要发达了呀!
只要此次他能妥善处置了北方之事,回来就是大功。
而赵曙大抵就是准备利用这个大功把他弄进政事堂里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