门外的杨迪浑身血液都在沸腾了。
老杨家要发达了呀!
宰辅们连续夸赞了我儿好几次,这是要发达了吗?
杨彦点头,“是。杂学奥妙无穷,学生觉着一生都无法探究清楚,没有功夫再去作诗词文章……”
富弼看着他,认真的问道:“为此不能去科举为官也心甘情愿?”
杨迪在外面急得想冲进去,可门口两个大汉正在冷冰冰的盯着他,但凡敢越雷池一步,铁定会一脚踹翻。
儿啊!
去科举!
去科举啊!
杨迪恨不能叫喊出声,可他担心会惹怒富弼和包拯,到时候儿子没得好处不说,还丢了人。
“是的。”
杨彦很冷静的道:“待诏说过不管是种地还是经商,或是为官,养活家人之余,也该有些理想。学生的理想就是强盛大宋……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。”
“强盛大宋啊!”富弼恍惚了一下,“当年老夫也是这般想的,也是这般做的,只是……”
他们只是失败者,如今垂垂老矣,看着眼前年轻的杨彦,富弼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当年。
那时候的富弼堪称是铁骨头,对外交涉寸步不让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