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拯不年轻了啊!
六十五岁的人,按照大宋以前的路数,早就该卷铺盖回家等死了。
可如今的包拯站的笔直,目光炯炯,精神 头比相对年轻的韩琦还好。
大伙儿都有些嫉妒了。
而且听官家的意思 ,大抵以后宰辅出缺,是要准备用包拯来什么海外有金银矿吗?那便去为大宋挖矿吧。”
众人一阵大笑,笑声渐渐有些散了。
赵曙叫住了儿子,等宰辅们走后,父子俩就在外面散步。
“宗室选择了杂学,这对于我家来说是好事。”
“是。”这是问题,赵顼没考虑就回答道:“杂学实用,是真正的本事。他们选择了杂学,那就说明是真心的在为子孙考虑,而不是继续和宫中讨价还价。”
“没有给他们讨价还价的余地。”赵曙淡淡的道:“他们于国何益?沈安说他们就是蛀虫,这话我认为不错。不做事,每年坐收钱粮,这样的人,不是蛀虫是什么?”
他转过身,突然发现儿子竟然比自己还高一点,不禁就抑郁了。
“作为帝王,什么学说只是其次,关键要看对家国的好处。”
赵曙教导道:“杂学并无什么治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