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从六科廊转到通政司,然后通达各大衙门,通行天下。
只不过,除却太祖年间还有一批强项的给事中之外,这些年六科廊的封驳早已经形同虚设。哪怕如英宗和睿宗都强调了一下给事中的作用,但是,如今的给事中们更多的是侵夺了御史的职权,把原本针对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大臣身上。封还驳回天子朱批?不要命了吗?
虽然找天子的茬,变成了找大臣的茬。然而,六科廊中依旧有一批坚信自己职责的人。
当这一天傍晚,来自宫中天子朱批过的奏疏票拟最终到了六科廊时,六科彼此一划拉,原本多达成百上千的奏疏就分门别类地到了各自的去处。这其中,吏科和户科最多,刑科和工科其次,而从前一直都占据大头的兵科,却竟然落到了礼科之后,奏疏最少。
至于原因,那当然简单得很,明年又要大比了,礼部忙,奏疏多,票拟多,封驳当然就相对更多,礼科当然也忙。而因为北边没仗打,天下各处也没有那么多揭竿而起造反的,匪患不多,兵部闲了,兵科当然也就闲了。
但这一次,兵科都给事中余怀却是捏着手中一份奏疏气得发抖,因为那是朱廷芳奏在运河路遇水匪,而后大发神 威在水下立斩多人,生擒七人,而人在转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