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99年,意呆利物理学家伏特把一块锌板和一块锡板浸在盐水里,发现连接两块金属的导线中有电流通过。于是,他就把许多锌片与银片之间垫上浸透盐水的绒布或纸片,平叠起来。用手触摸两端时,会感到强烈的电流刺激。伏特用这种方法成功地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池──“伏特电堆”。
故而电池从问世到现在,足有两百多年的历史。
但两百多年过去,电池的能量密度,始终没有明显的提升。
最早广受使用的电池为碳锌电池,它的能量密度约为30-100wh/kg,特点是只能一次性使用,但价格低廉。
随后发明出来的铅酸蓄电池,应用更加广泛,能量密度约为80-120wh/kg,但是可反复充电、放电,价格便宜,迅速成为主流,并且流行了上百年之久,到现在还没有淘汰。
但铅酸蓄电池的能量密度实在太低了,于是上世纪六十年代,锂电池应运而生,能量密度高达150-250wh/kg,相当于铅蓄电池的两倍。
某些高性能的锂电池,能量密度甚至可达到300wh/kg,并且理论上具有达到1000wh/kg能量密度的可能。
但理论只是理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