办事处,发行量再次恢复到五百万份的《新闻周刊》,起成本可想而知。
看来,需要再次进行动刀改革了!
面对纸媒渐渐大势已去的沧桑,哀其不幸也好,怒其不争也罢,坐着等死决不是明智之选。
说实话,安迪收购纸媒的目的很简单,就是为了话语权和影响力,依照他越来越厚的身家,就算是养着旗下这些报社也丝毫没有问题。
但是事情不是这么算的,安迪首先是个商人,赚钱才是首要的,其次才能考虑别的。
要说报纸改革,安迪旗下的《纽约观察者报》就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功,当然,它的体量毕竟无法和《新闻周刊》相比,改革起来要简单的许多。
现在的《观察者》更个性化和趋向奢华化的私人订制,虽然提高了价格,服务的群体更加小众化,但是也更加专业化,不仅没有因此而降低销量,反而开拓出了新的销售渠道,比如
会所、休闲中心、个人收藏信息资料等。
《新闻周刊》自然无法这样进行改革,毕竟全世界五百万份的销量,虽然有时会剩下很多,但是这个体量是话语权和影响力的根本。
要不然,《新闻周刊》的报道,四星李家的人也不会那么重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