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十三万倾又五十亩。去岁(四七九七年)则为耕地五百八十九万倾。今岁又降至五百四十一万倾。臣窃以为,魏国农耕凋弊已成事实,再过十年,微臣以为,大魏将阡陌尽失。常此以往,国将不国!”当内阁首相王简看到这一份奏折的时候,双手都吓得颤抖不止。王简不敢大意,又火束递交给了冉明。
冉明看了以后,并没有像王简想象中的惊慌,而是非常淡定。要说冉明不了解垦荒数量降低的原因,打死王简王简都不相信。要说冉明看不到问题的要害所在,王简也不相信。只是非常诧异冉明的态度。
“《论大魏之本调弊之事》,此文虽然文辞朴实无华,然条理清晰,言之有物,乃大才所作!”冉明仔细一看下面的署名居然是房旷。就随问道:“这房旷乃何人?”
王简道:“房旷房旷度,乃清河郡人士,为关东名士,六年前被王督护举荐,为北海太守。”
冉明又道:“其考评如何?”
王简听到冉明这话,心里就嘀咕开了,看来房旷仅凭此文已经进入了冉明的视野。魏国如今二百七十六个郡,太守以官职的人数多达数百。如果说秦始皇置天下三十六郡时,郡太守还是朝廷高官,可是现在魏国,已经仅仅进入中层。事实上对于房旷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