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旦粮食产量太低,全部都去做工,何人来种田,全国臣民何以为食?”王简道:“鲁梁旧事重演,后果不堪设想!”
“没有那么夸张,朕可以一招解决之疾!”冉明道:“朕原不忍百姓困苦,故下旨定粮价为六百文每石。农民产出收益有限,所以对于种地的热情不高,只要解除这道禁令,粮价以市场经济进行调节,这个问题就会得到极大的缓解。况且魏国无粮可食的局面,永远不会出现。”
冉明非常自信,在中原粮食是最宝贵的战略物资,可是在南洋和中南半岛,粮食就是最不值钱的东西,所以魏国海外贸易运输船在回程的时候,必须携带一定比例的粮食,否则会被苛以重税。所以南洋的粮食,会源源不断的涌入魏国,虽然这些南洋粮食会冲击魏国的粮食市场,但是在保护价的作用,农民的利益也得到了保障。
“可是!”王简突然间找不到理由了。
事实上冉明清楚,王简也清楚,房旷的这份奏折,其实是投石问题,表面上是指出魏国耕地减少的现象,陈述田少国危的事实。逼冉明更改重商兴工的国策。
冉明自然不会去改变,以农为本在封建时代是一条不错的国策,可是在工业时代,这个政策就过时了。
进入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