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取每村、每屯一架,这亦不妥,对于百姓而言,不患寡而患不均,一村之中,一架水车,如何分配,一村之中,若只有一架水车,不过仅能灌溉十数亩田,就算日夜不息,也不过百亩,能依此获利者,渺渺数人而已。”
“水车抗旱,不过治标而非治本矣!”冉明道:“若想旱涝保收,就必须兴水利,通沟渠,既可抗旱,亦可排涝,如此方可在灾荒之年,无绝粮之患!至于所造水车虽然繁琐,但也没有什么困难,我们可以把各村、各镇、县的木匠、青壮集中起来,教其制水车之法!”
王猛道:“此法易不妥。寸有所长,尺有所短,所仿造的水车,因为质量不堪大用,原本惠民之法,反而成害民之政!”
冉明道:“先生可记得先秦大匠之法?”
王猛道:“先秦之所以横扫六国,主要是建立在完备的军工之上。据猛所知,秦弩他们是分成若干构件,按照标准地制式分别打造而后由专人统一进行装配。”
“不错,”冉明来到这个世界,才知道其实后世流水线作业的方式,并不是英国人乔赛亚·韦奇发明的,认真的细算起来,其实秦朝的时候,中国已经有了流水线生产工艺的理念雏形。
当然,后来却失传。这因为中国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