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看祝英台不顺眼了,她感觉自从祝英台出现,冉明疏远了她,等这下祝英台离开,刘嫝反而松了口气。刘嫝前院管事去外面找事。然后,刘嫝又命刘氏商号的人员,在建康寻找适合总编之职的人。
重赏之下必有勇夫,在刘氏重金攻势下,第二天就以月例钱十万钱的价格,从建康寻找到了一个大才!
此人叫周弘恩,出身于庐江周氏,庐江周氏是仅次于吴郡顾陆朱张的大士族。然而周弘恩不过却是庶出,生母为前主母的通房丫头,地位卑贱。没有机会继承家业,所以成年之后,离开周氏,外出谋生。
经过周弘恩整理第一版的稿子,眼下校稿,整理的是他,润色的也是他,好在有充足的时间准备,倒不至于手忙脚乱。冉明举办的报纸被命名为明报。正版头条就是郗超所书的那篇名为忠义千秋刘越石,下面则是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的三字经!还有诗词,这些诗歌大部分都是流出出来的魏晋名士所著,有谢安、王羲之、王坦之等这样的大名士,也有名不见传的小诗,当然其中份量最足的还是冉明自己的诗!
第四版,则是新闻,何谓新闻?无非就是新近发生的趣闻,其中就有冉明亲自撰写的通体白话文,魏帝兴师讨燕,以雪前耻!除了这个消息,还有什么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