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抵达燕子矶渡口时,并没有大意,而是小心戒备着。
魏国水师定海校尉高适,在历史上也没有出彩的表现。为了弥补魏国在这方面的短板,冉明就细化了制度,以制度来弥补将领自身能力的缺陷。在后世,冉明并不是特种兵,只是陆军普通野战部队中的一员,对于海军、对于海战并不熟悉,最多只是依靠电视和网络上的知识了解一个大致的轮廓。就这样,冉明还是摸着石头过河。
首先,冉明提出水师并不是为了解决单纯的水面战斗,而是从水战到陆战的理念转换。。
而水师将士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种船舶的驾驶、水上武器的使用,还要熟练运用各种步战技能。虽然此时的魏军水师有点不伦不类,但是制度的日渐完善,让魏军立于不败之地。
高适率部抵达燕子矶就派出了二十余支斥候小队侦察晋军的动向。
永兴四年腊月二十三,这天高适例行检查,突然接到报道:“有一支斥候小队没有按原定时间进行联系。”
按照冉明制定的制度,斥候是必须派的,每一支部队最精锐的部队都是斥候部队,待遇最好、立功最快的还是斥候。
高适道:“应急措施做了吗?”
“已经派出了一曲士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