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方开发,特别是内陆城市,道路就非常重要。华夏商盟的修路计划,与冉明简直就是不谋而合。冉明道路施工建设,给四人指引了方向。西域丝绸之路上的高速公路和中原并不一样,不仅质量严格更加严格,而且更重要的是养护。
冉明提出了自己的道路防护林,以及水源驿站。
当然,这次修路仍然采取招募工匠的方式进行。不采取征调民夫。由于要让利给这些商贾,冉明并没有在修路方面抽成,他把自己应得的份额提出了上税,用来充实国库。
还有一个方面需要冉明去默默的做,那就是西北汉人人口的比例,由于长久的战乱,汉人人口太少,在某些区域,居然成了少数民族。这让冉明感觉到了危急。
同化需要一个量化,如果汉人太少,不是汉人汉化胡人,则变成了胡人胡化汉人。所以冉明就提出了募集十万汉人人口充实秦国和西北地区。
至于这十万汉人迁移工作,冉明打算以建设兵团的方式进驻秦国。由于国人对土地的情有独衷,冉明就提出了重利政策。既迁移过去的汉人,不仅可以拥有免费的种子粮、耕具,牛、房屋,还提出了免税三年的政策。
后世仅仅一个甘肃省就拥有两千多万公倾耕,当然后世的公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