”冉明沉吟道:“只是,儿臣才是攻伐笈多的最佳人选!”
冉闵冷冷的道:“理由呢。”
冉明道:“籍大将军不如儿臣熟悉笈多王朝地理环境,气候以及他们的人行习惯。所谓知已知彼,百战不殆。籍大将军可以知已,却不能知彼。其为一矣。其次是儿臣与南洋土著部落是旧识,为帅就可征召那些相识土著为前驱。此可事半而功倍。”
冉闵又道:“那若是以慕容恪为帅呢?”
冉明想了想道:“这,儿臣不好说!”
“不好说?”冉闵不解的问道:“这是为何?”
冉明道:“以慕容恪的能力,要领一军自然没有问题。可是要节制三军,恐怕就有问题了。”
慕容恪是一个降臣,随着鲜卑归附以来。慕容恪的表现都可圈可点,在冉闵看来。慕容恪可信,也可用。只是让冉闵真正头疼的地方,就是那些慕容部鲜卑人了,除了已经爆发的慕容厉叛乱以来,鲜卑人又隐隐异动。可是这个幕后主使非常狡猾,冉闵的“天聋地哑”也没有找到有力的证据。
而慕容部的问题就非常棘手了,一个不慎,就会引发连锁反应。冉明接着道:“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。慕容恪忠诚毋庸置疑,可是难保不被别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