门户之见,固步自封,而因私废公,断大魏兴旺发达,统一天下之路?如若诸位赞同此议,朕可以以科举制度,量天下之才为朕所用,朕必将匡复我汉家社稷,统一天下结束乱世日后诸位也必将能名垂青史,为后人所敬仰,如此却是胜过所谓锦衣玉食多矣!望诸位在这影响千秋万载的抉择上,不要犹豫!”
冉明的这话,虽然说得隐晦,但大家都清楚他意思 是提醒众人,切勿因个人之私而废天下之公。公与私的问题,其实一直都影响着中国的发展。然而不得不说的是,这时代的人,或者说整个中国古代大多数的人,在公与私的问题上,或者大义的选择上,都是取公而废私。家国天下,虽然都是人人在做的事情,可是没有人敢公开说家重过国,就像后世几乎所有官员都在贪污,只要不是证据确凿,他们都会一边高喊反腐,一边忙着捞钱。
果然,冉明这话说完之后没多久,谢安便当先起身道:“安赞成陛下大人之议,坚决拥护科举取士。”
紧随谢安之后,王简、王宁、杨晖,李贤、卢偃乃至于董润、钟申二人,都是一脸正气的附议。
对于科举制度全面取得全员认可,下面就是重头戏了,对叛乱的人员的处置。可以说法不责众是中国的传统。但是冉明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