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代的人,或者说整个中国古代大多数的人,在公与私的问题上,或者大义的选择上,都是取公而废私。这便是士大夫的气节!
比如后世,中国就缺乏贵族精神 ,所谓的红色贵族,事实上和山西煤二代一样,都是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土豪,在他们身上,虽然有了贵族的财富,却非常缺乏贵族的奉献精神 。而谢安却没有被仇恨冲昏了头脑,而是清晰的选择最符合魏国利益的政策。
这让冉明欣慰的同时,又感觉心酸。
冉明其实不是神 ,而是一个人,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远近,对于冉明来说,谢氏虽然是外戚,但是更是冉明亲近的人,况且谢安又是一个历史功比武候,德比武候的贤相,这一点出身寒门的王猛是无法相比的。王猛虽然对冉明很忠诚,但是在忠诚冉明的基础上,也是努力缔造剧县王氏的贵族之路。最让冉明感觉无奈的是,冉明一方面拼命打压士族兼并土地,而王猛却在剧县通过购买或垦荒置田六千亩。
六千亩地,对于冉明这个全国大地主来说,根本不算什么。但是这却是冉明对王猛失望的地方,跟随冉明这么久,王猛难道就没有学会理财之道?不过,这是由于古代人的惯性思 维,冉明一时间也难以扭转,不过冉明也仅仅是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