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如楼,底尖上阔,首尾高昂,两侧有护板。全船分四层,下层装土石压舱,二层住士兵,三层为主要操作场所,上层是作战场所。船首高昂,又有冲击装置,乘风下压能犁沉敌船。这是魏国针对笈多帝国海军专门设计的战舰,因为笈多帝国海军缺乏远程攻击武器,通常采取近战接舷战术,这让飞鱼和先登级战舰在近战过程中非常吃亏,有一种狗咬刺猬,无处下嘴的感觉。
在这个时候,已经渐渐走向成熟的魏国造船工匠,拿出了一款新式战舰,这种战舰船体长六十九点五米,宽十八米,深七点五米,重约二十吨,采取一百二十立方木料。这种新舰事实上已经非常接近后世的富船,不过却采取了很多新技术。以平衡纵帆作为推进装置,在横风甚至逆风下也可以航行,还可以根据风力大小卷放帆面,即使帆面有许多破洞,仍能维持良好的受风效果。悬挂在船尾的尾舵可以控制船行进的方向,并可以跟据水的深浅调整升降。它的泊系工具为四爪铁锚,将四爪锚放到海底,处于平卧位置,会有一至二爪插入泥沙,具有相当的抓力。起锚时,把船拉到沉锚上方使锚杆竖直,四只锚爪向上,易于脱离泥沙提出水面。
所以这种战舰,将会是魏国在火炮技术未成熟之前的冲撞型战舰,此时在宽大的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