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来,便语重心长告诉他,“这事你可以去问卫从周。”
于是李桀捧着卷轴和笔,屁颠屁颠去找卫次公去了。
高岳松口气,踏出了五架房的院门,见外面站着的果然是平康坊的宋双文。
现在住住跟着佛奴去神策军了,双文留在平康坊也不是事,只能主动来投靠韬奋棚。高岳便当即拍板收留双文,“阿姨你以后就在我们棚的庖厨里担当厨娘,每个月都有您的俸料钱,顺带照顾芳斋兄的起居,不过你一个人负责数十人的饮食,是否有些忙不过来?”
双文很高兴,她对高岳说,自己可以从平康坊那边找两三个老妇一起来帮忙。
高岳点点头,双文能来是最好不过的,这下韬奋棚五架房什么都齐备了。
入夜后,刚刚结束了环曲江跑步的生徒们都聚集起来,吃饭沐浴。
高岳则独自在棚头给房当中,端坐在加高的书案上,对面墙壁上贴满了彩鸾送他的墓志铭印本纸张,纸是黑的,字是白的,悠然的烛火里,自一篇篇文章里高岳不但看到了律赋、骈文、散文的影子,还见到一位位皇室、官宦、商贾、贵妇的生命历程,尤其是那些官员的神道碑,清楚地纪录着——他们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,是如何在仕途上走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