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两份奏疏,一份是常衮上的,他在里面极言高岳担当集贤院正字仅仅二月不到,考功未满便直入使府,于法于理不合。
而另外份是刘晏所上,刘晏在其中说,泾原处于凤翔、邠宁交界之地,须要在其中扩充军城,由泾原、凤翔、朔方和神策行营轮番驻防,待遏制西蕃之势后,还需大举营田、积粟讲武,实施反攻,如今高岳肯舍弃在京的繁华,去边地任段秀实的僚佐,这是件可为表率的佳话,还请陛下不要阻拦。
皇帝看完刘晏的奏疏后,点点头,对身旁的人沉痛说到,“如今西陲皆为异域,泾原之备日棘,岂可拘泥于二考三考之事?授高岳正九品上太常太祝朝衔,可即日赶赴泾原使府履职。”接着皇帝画了日敕,送去中书舍人院拟就承办了。
日暮时分少阳院内,听说高岳选择的太子李适也是又敬佩又遗憾,敬佩的是“高逸崧、陆敬舆这样的年轻人,确实是未来国家的栋梁”,遗憾的当然还是他未能尚自己女儿,不然现在早已直接当泾原的判官乃至副使了。
郡主的闺阁里,霍竞良小心翼翼地给坐床的唐安呈上三份刚刚抄录好的传奇文,唐安皱着蛾眉接过来,一看:
一本叫《榆南龟鉴录》;
一本叫《柳东洗冤记》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