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京畿的渡口——蒲津,李怀光同时让河中的留守队伍夺占两大盐池,准备继续维持供军的钱财,这可算是逆党的“北翼”;
而所谓的中央,便是占据长安外郭和禁里的朱泚,他的班底很少,就只有长武师变后反水的六千泾原兵,再加新近在长安城内征募的部分市井之徒,长安城陷落时也有部分北衙、金吾的队伍投靠他,但总之现在朱泚实力最弱,并且在奉天攻城战失败后,他和二李(李怀光,李希烈)的关系闹得很僵,现在手里还有个韩王,让朱泚是骑虎难下;
至于最后的南翼,那毫无疑问便是淮宁军李希烈,李希烈盘踞在长安城南数县,控制着几个通道如骆谷道、武关道等,特别是武关道,足以保障李希烈随时可以撤回商州、邓州地界,继续和淮西的本镇保持联系,表面上看进可攻退可守,但李希烈犯京师时只带了一万多骡子兵和假子军,他留在山南东道和申光蔡等地的部队,不但分散并且力量也不强大,只有吴氏兄弟和陈仙奇部还能造成些威胁。
而后高岳的手指便率先摁在长安城北面的中渭桥地带,说对李怀光可以采取两面策略,一是攻心,二是攻他的背后,逼迫他退回河中,随后再困住他,将李怀光解决掉。
而对朱泚,则不用着急动用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