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皇帝立刻弃子,他又属意翰林学士院系统里出来的姜公辅,能不能让姜公辅当宰执?便开口说道:“中书门下二侍郎,由满朝大臣推选,朕出制可;不过御史大夫,朕想亲自择人。”
“陛下如此想法,谁敢不从?”萧昕当即说到。
结果皇帝刚要说出姜公辅的人选时,萧昕下一句冒出来:
“满朝三品,御史大夫为何者,陛下可任意择选。”
皇帝差点吐血。
姜公辅从区区翰林学士,来奉天后火箭提拔为谏议大夫,原本皇帝还想再让他升一程,为御史大夫平章事,可萧昕却加个“满朝三品”为限制,当即让皇帝没了脾气。
除非皇帝当场强行安排,朕就要先让姜公辅升为三品,而后拜他为御史大夫。
这样岂不是太不要脸了,违背了举贤的基本法则?
几个回合下来,李适表情呆滞,下面朝堂上热火朝天,大臣开始联名推选宰臣,然后写于尺牍上,由中官呈交给皇帝。
最后皇帝完全妥协:
第一个站出来举贤的萧复,反倒成了最大赢家,当即为中书侍郎;
萧昕为黄门(门下)侍郎;
颜真卿为御史大夫平章事,同为宰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