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棠书屋 > 穿越小说 > 大唐官 > 2.稻麦两相宜
相冲突,故而以晚稻和冬麦一年两熟最为合宜。

    当然高岳现在也知道,古代的早稻、晚稻,其实和现代语境下的早稻、晚稻是不同的。现代语境的早稻和晚稻,更多是以生长周期来区分的,短的即叫早稻(90—150天),长的即叫晚稻(天);而古代则更多以播种时节来区分,种的早就是早稻,种的迟便是晚稻。

    故而兴元府的白草军出征时,州兵、白草军家属等已开始于去年的九、十月霜降时分,于山河堰、赤崖关退潮的地界上播种冬小麦的种子,按照部分农书所言,八月当种小麦,可明玄法师却说汉中属于江汉地带,冬季偏暖,若下种小麦太早,则会遭遇“地蚕”而使小麦过早疯狂生长,毁掉来年的收成,所以种麦宜往后推迟一月左右。

    来年五月后,小麦成熟后便可收割,麦收前便开始浸稻种,麦收同时急忙复种晚稻,至于四五个月后,晚稻成熟后,即可再种冬小麦,周而复始,是为稻麦混种两熟。

    另外如此安排,高岳和明玄法师还有番苦心在内,就是可有效“避税”。

    什么,种田也能避税吗?

    没错,且听高少尹娓娓道来:

    我唐的两税法是这样的,夏收两税钱,秋收斛斗米,后者恰好完
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