舍的门前头,望着袅袅的灶烟,完全不知道下顿何处着落。
礼部侍郎并知贡举的高郢恰好骑马自坊门前过,认得他,想了想,就对他说,河中的浑侍中有书来,郎君何不去拜谒刚刚归京的兴元尹高岳?这位最喜赈济有才的士子(武元衡了解下),圣眷又隆,镇守方岳,乃朝廷柱石,郎君如去,必有所得,我看郎君虽有才,但火候未到,也许高岳就是你命中贵人。
原本韩愈正好准备去投奔回家守选的武元衡,他也听说武元衡之所以能一举在先前东都春闱里告捷,正是有高岳通榜。
抱着试试看的态度,他叩了宣平坊高宅的朱门。
出乎意料的好,这位贵人果然大手笔,一开口就给阿嫂三百段丝帛。
三百段,就算在盛产丝绸的宣州,也值得七百贯钱,足够宣州田庄好几年的收入了!
可高岳也说了,要条件,要回报。
韩愈诚惶诚恐,说不知有什么可以为大尹做的。
可高岳嘴角笑起来,反问说最近本人是京师舆论的漩涡中心,不晓得韩郎君如何看我?
当时也不知道是什么情绪驱使,韩愈脱口就说,我看高大尹并非“权蟊”,而是“权门”。
另外听闻高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