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棠书屋 > 穿越小说 > 大唐官 > 6.盐法大败坏
高岳还得出个判断此次盐法大坏,盐利锐减,背后还有魏博和淄青的黑手,及东南各位盐商、官吏的捣鬼。

    皇帝将手抬起,示意高岳给各位大臣当面“抽丝剥茧”。

    于是高岳便说起来。

    这些事项,刘晏、萧都详细回复过他,故而他对大唐的盐法问题认知还是很深刻的,自然不难识破李元平的花招。

    “现在我唐在东南的盐法出现了怪现象,那便是榷盐价为三百五十文,市面价却只为二百文,可盐商还在其中牟取极大暴利,诸公可能感到奇怪,为什么盐商买盐的价钱远远高于卖盐的价钱,还能有这么大的利润”

    没错,高岳而后指出,这便是“虚估法”变质后的恶果。

    盐利这东西是怎么来的说穿了,就是国家强制地将这种自然资源搞成专卖制,老百姓要吃盐,就不得不掏钱给国家,如此构成了古代最重要的间接税。

    流程大约是这样的,国家设立院、监、场、亭等机构,把盐的生产、贩售、运输、储藏的环节都包揽下来。盐这种东西,和田地出产的粮食不同,种粮食的成本其实是很高的,人力、畜力、水力、种子、肥料等等,盐要什么呢海里湖里应有尽有,最多费个熬制成本,七算八算,唐朝一斗盐的
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