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我也不会加以没收,但马上凤翔经界司要来打画,把法门寺的田产登基上“砧基簿”。
这是要收税?
错,高岳很精明,他晓得“征税即合法”的道理,他偏偏要把寺庙的田产框在“合法和不合法”之间,将来割的话,既有肉(让寺庙继续半合法地经营)又有刀(国家永远都有割你肉的名目,因为你不算完全合法)。
所以高岳的方案就是,给法门寺个“和籴本”,每年你们寺收取的粮食、酒和油,按照和籴本上规定的数额,以合(微)宜(薄)的价钱由官府来收购。
记住,我们大唐的官府,从不白占便宜。
三纲虽然心痛,但也只能点头。
高岳得寸进尺,又说你山门有三千净人,又有太多的碾硙、油梁、车辆,这样不好,割附八成给官府来,留下些净人供寺庙洒扫、敲钟、警护、修缮即可,其余全都编入凤翔府的人户,田业还是你们寺的,但是所出就得你们和租种田地的原净人间“分益”,此外别忘记按时缴纳和籴本。
三纲脸上的表情,就好像是断绝了命根。
原本分益,所得就少了一大圈;就这得来的,还要用三文不值二文的价钱,缴纳和籴本规定数额的粮、酒、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