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他执政大臣议决后,再请牓子开延英殿问对。”
可阳城继续质疑:“原来朝政由董、杜、贾、陆四位执政轮番秉笔,意见多有相左,以至于堂事迟滞,这又如何解决?”
“某既已为中书侍郎,自然会在政事堂先处断好,然后再请圣主裁决的。”
看来,这高岳总比先前的董晋有责任感。
如是阳城才点点头,满意地闭上嘴巴。
而站在集贤院朝谒队伍里的学士胡锡晋,也暗自松了口气,看来高岳暂且没有管到《长安邸报》的事。
“高堂老。”飞檐抱角的政事堂中,当高岳在中书省官厅上事,转到政事堂参加宰执会议时,贾耽、陆贽和杜黄裳三位宰相便如此称呼他。
这让高岳挺不好意思的。
自从唐朝宰相于政事堂集会、办公后,便和“堂”这个字脱不了关系:宰相商议事务叫“堂会”,宰相处置事件叫“堂判”,宰相发出文牒叫“堂案”或“堂牒”,宰相在一起吃饭便叫“堂食”或“堂馔”,由此宰相的别称便是“堂老”。
然则高岳才三十九岁,和最年轻的宰相陆贽同年。
贾耽已经六十岁,杜黄裳也已五十有二。
于是高岳急忙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