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棠书屋 > 穿越小说 > 大唐官 > 16.重拾漕运计
伍的两面和稍后,是穿着两档衫、乌幞头的流外官步行队列。

    再其后则是百多名披甲的骑兵,大部分是这位汲公在西北收揽的党羌人,身材比汉人普遍要高大威猛,披头散发,马头上都插着白牦,马蹄上的蹄铁和中书门前道路上铺设的石板碰撞,发出激荡的回响。

    “汲公把理所迁去寿春,也不晓得平淮西后,是继续节镇淮南,还是凯旋归朝?”扬州沿着官河长街两面,许许多多的桥梁和楼宇处,围观的人们和船只全都驻足,议论纷纷。

    “最好是归朝吧......”和春阁高大的勾栏处,十多名盐商不禁同时企盼。

    高岳的行营机构,自扬州而西,往滁州借道,走陆路往寿州而去;

    同时,俞大娘、镇海军韩洄支援的船只,外加扬子留后王海朝老老实实提供的船只,合在一起,以宣润弩手卫护,满载着扬子军府蓄积的大部分财货,开始往山阳渎进发,随即准备逆淮水,运抵到寿州下蔡,和高岳的兵马会聚。

    接下来数日内,高岳过六合,又入全椒,便溯滁水至庐州以东的慎县,而当时的庐州刺史窦彧(按《唐刺史考全编》)来县界相迎。

    窦彧,郡望和窦参相同,都在右扶风郡的平陵,不过他这支早已
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