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稻米流脂粟米白、公私仓廪俱丰实,实物丰富,乃至过剩,由是物轻钱重,所以私铸钱非常猖獗,因那时钱的好处大家都开始了解。
可至安史之乱后,唐朝有一段时间,属于严重的“通货贬值”,通俗的说就是“钱不值钱”,原因也很简单,战争直接摧毁了河朔、河南等地区,又有大批青壮劳动力被迫从军,生产萎靡不振,米没了,布帛没了,所以实物一下子便很昂贵杜甫岂闻一绢直万钱,以至代宗皇帝宣郭子仪进京慰劳,不是给钱,而是赐予郭了两百匹绢帛。
再到两税法,国家通过“税收纳钱”的强制政策,将天下的钱统统收归手中,形势立即为之一变,市面上用于流通的钱变少,钱越来越贵,而谷物和布帛则越来越便宜,商人买卖不便,农工生活也很困苦,形成了持续数十年的“通货紧缩”,也就是钱荒。
过去通货贬值,唐朝要大量增设冶炉,铸更多的钱,希望能多换些实物来。
现在通货紧缩,唐朝还是要铸更多的钱,来投入流通,缓解钱荒。
可唐朝一年也就新铸钱二十万贯上下,实在满足不了需求,最后出了杀招唐武宗灭佛,一次性熔了许多佛像来发行新钱一尊大佛像提出的精铜,可造出两三亿的铜钱,才算是把这个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