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过乡村雪地,走过羊肠小道,终于来到了墨斋。
兄弟二人叩门,一个短衫小厮来开门,小厮生的唇红齿白,微笑着道:“是沈二和沈三吧?老爷在后堂等你们,随我进来吧。”
“多谢小哥。”沈康微笑着拱拱手。
小厮走在前头,笑道:“今日王允病了,没能过来,你们俩算是吃小灶了。这可是牛郎织女鹊桥会。”
王允,便是那位屡败屡试的童生老大爷。
“什么意思?”沈昌问道。
小厮笑道:“一年一次呗。”他顿了顿道:“王允可勤奋了,除却休学,都会来的。”
沈昌笑了笑:“原来如此。”心里却想,刘相公的一个小厮随口说句话他都听不懂,欠缺的实在太多了,心里暗暗下了决心要努力奋进。
拐过两三折来到了后堂的授业堂,这授业堂地方倒是宽敞,却只在正位放着一张长方榻几一张软榻,下首两张矮榻并排安置,后面一大片空间都空闲着。
难不成,整个下南村,刘源只收了王允和他们兄弟两个学生?
刘先生端正的跪坐在正位的榻几后面,见兄弟二人进门,板着脸道:“落座。”
“谢先生。”二人朝他躬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