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错。”沈康捻着袖口,皮笑肉不笑,便是惯常那副蔫坏的模样。心里并不觉得王麓操做的有什么不对。
“啧!”白启常与他立场不同,一心心系书院名望,哪有心思和沈康拌嘴。顿时有些气恼的回头警告似的看了他一眼,转回脸去,又习惯性的摸摸鼻子垂着眼皮,不知在想些什么。
热热闹闹的流觞宴,一度陷入尴尬的境地。
沈康暗自想了想,有明一代,宋、元时盛名鼎沸的大书院基本都关闭了,又有科举必由官学的规定,求学士子一般都会选择在县学进学不假。
但自王阳明与其徒将心学之风刮起,大明各地的书院如同雨后春笋竞相绽放。
眼下正是整个明朝中,书院文化最为强盛的时代,在野士大夫设立学院,为莘莘学子传授思潮,除却讲学,亦会浅议朝政,裁量人物。
此时亦是心学思潮奔涌凶猛之时,而这些书院,便是绽放思潮的摇篮啊。
能够多多接触新的思潮,又何必偏要去陈旧的照本宣科的官学就读呢?
总归是子非鱼焉知鱼之乐,沈康又不是属中央空凋的,自然懒得问这些。便看戏似的杵在那儿。
方才言之凿凿的那位先生,早已尿遁,徒留一脸茫然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