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孺的笔尖在这几位考生之间来回的迂回着,难以抉择。
你可要知道,即便是在大明朝,无论是参与科举还是为官为商,都是要看家族背景的。
一个毫无身价背景的沈康,一个堂堂太仓王氏出身的名门子弟王麓操,一个青州江家出身的江柳愖,这前三甲自然不可能全部出现在西平县,更不可能全部出自鹿鸣书院。
这下子可真是让陈孺犯了愁了。
他既不忍心用这院试名次辱没了沈康,也不能因此而得罪高门望族。
这时候,汪俊走进门来。
陈孺转头看向他,微微发怔,问道:“这么晚了,汪先生怎么来了?”
汪俊微笑拱手道:“府尊大人让在下来看看,询问一下陈学台是否需要什么。”
陈孺摇摇头,捋着山羊胡道:“不必了。”接着,面容陷入无限的愁绪之中。
将此情景,汪俊又是一笑,他弯腰拱手,笑道:“来之前,府尊大人曾让在下给陈学台带句话,或许学政提督大人听完此话,可解心中忧愁。”
“哦?”陈孺抬头斜睨着看向他,哼笑道:“你怎知本官心中所思所忧?又怎知白知府的话,便能解了这乱麻?”
汪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