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日以后,鹿鸣书院。
清晨的山间,麻雀吱吱喳喳的在树枝间来回跳跃,山泉流淌发出叮咚水声,书院门口站满了身着青衿长衫的学子,清风徐来,将他们的衣角吹得翩然而动。
浩然先生与山长并肩而立,沈康、江柳愖、王麓操拱手,然后齐齐弯腰,道:“学生沈康(江柳愖、王麓操)拜别山长,拜别恩师。”
二老微微点头,山长道:“此去游学路途险阻必然不少,你三人本是同窗,如今相伴而行,要互相照应彼此,切不可争端矛盾。”
“是,学生记下了。”
山长说的不过是些客套话,倒是浩然先生,脸上的笑容坦然,他一边捋捋长须,一边道:“此行旨在游学,一为游,开阔眼界,二为学,不可荒废学业。你们启蒙之初便习论语,可知温故可以知新,莫要以为眼前学业小成,便松懈自己。你们可知,你不进,旁人却进。”
三人拱手,回道:“多谢先生教诲。”
浩然先生轻呼了一口气,念及往日在明伦堂中,听这几个孩子高谈阔论,让他是多么的欣慰。
师生,在这个年代的感情就如同父子一般。
学生送给老师的束脩,是为尊敬,而非全部都是学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