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科举等途径入仕,所以他主张门荫的特权要降低。
六到九品官员子弟承荫,只能初授流外九等阶,然后吏部铨选,通过考试,合格者授给具体对应职务,如佐、史、亭长、掌固等这些。
而三到五品官员子弟承荫,可初授流外八等阶,一二品官员子弟承荫,可初授流外七等阶。
外戚则包括三后,皇后、太后、皇太后家族,以及四妃和九嫔家族,每家都一样只许门荫嫡长子一人,若无嫡,则荫庶长子,皆需要到二十一岁成丁之后才可承荫。同样都是初授流外阶。
授阶后得通过吏部铨选考试,通过后候职,若是通不过,虽保留流外阶,但不得授职,只得继续参加铨选,三次都不能通过,取消其流外阶,承荫资格自然也就取消。
“这起点会不会太低了点?”
魏征问。
过去宰相能荫七八个十几个兄弟子侄,甚至起始都是八九品,甚至是七品。比如皇帝原来的亲勋翊三卫,其中的亲卫,便都是宰相公侯子弟,一进去最低就是从七品。
“官职是国家公器,是管理者,不能世袭。”罗成坚持。
到时大堆的纨绔子弟,无才无德,却通过门荫获得官职,这岂不要乱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