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牛还有几个年轻人被选中,他们要去接受叶华的亲自挑选,如果顺利通过,就能进入骠骑卫。哪怕是落选了,也有机会进入别的禁军。
事实上,从唐末五代以来,军人武夫的形象就受到很大的冲击。
汉唐两代,都有强烈的尚武之风。
哪怕文弱的书生,也要提三尺宝剑,征战边关,百死不悔。
从两宋之后,文人就没了报国的冲动,只剩下很庸俗的男女之情,春花秋月了。究其根源,就是发生在五代时期。
战乱频繁,武人到处杀戮,造孽太多,老百姓恐惧厌恶。
另一方面,各地兵源不足,不得不将犯人充入军中,而且为了防止逃跑,还弄出了刺字!在士兵的脸上,刺上永远抹不去的痕迹,这样他们就只能乖乖留在军中了。
想法不错,可如此羞辱武夫,良家子弟怎么会愿意投军呢?
再过几十年,当有人喊出东华门唱名,才是好男儿之后,整个国家的尚武之风就快速消失,最聪明的脑袋,全都用来研究经史子集,道德文章,巴望着走进士这条路,光宗耀祖,再也没人想着沙场征战,在边关建功了!
一个民族,从昂扬向上,走向了内敛保守……五代就是个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