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万大军烟消云散,只剩下百十几个人,外面都是朝廷的官军。
到了这一步,才猛然发觉,这一场造反是多么可笑。
王殷扪心自问,在郭威登基之初,他还是尽心竭力的,为了抵御南唐进攻,付出了不少心血。对于王峻的专横跋扈,王殷看不下去,觉得他太过分了,后来郭威诛杀王峻,王殷还帮着安抚下面的老将,让他们放心。
坦率讲,王殷还是有功劳,有威望的。
只是接下来的事情他受不了了。
郭威编练新军,重用新人,眼瞧着一帮晚生后辈,都骑到了头上。还有那些穷酸儒生一个个当了宰相,颐指气使,反倒是他们这些带兵的老兄弟,越发受到冷落,用不了几年,就要彻底被赶出朝堂了。
王殷的儿子,还有部下,都跑到他面前哭诉,稀里哗啦。王殷渐渐改变了心思 ,反正按照五代十国的通行规矩,看皇帝不顺眼,大将就给灭了,看大将不顺眼,手下人就给灭了。
郭威如此不把大家伙当回事,违背武夫的利益,没有说的,只有起事谋反。
连皇帝都不敢杀,还配叫武夫吗?
奈何,真正等到起兵,王殷才发现,时代真的不同了,他去西大营调兵,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