持其船头正对着对岸,其船尾则立刻用木桩和绳索固定在岸边。
在大海中渺小的三层桨战船在台伯河上则是大如蛟龙,平均长度都在50米多米的乌鸦战船在水手们奋力划桨之下,舰艏很快就碰触到了对面的堤岸。
甲板上的操控员们立刻投下船锚,而船身右侧的水手们则迅速抽回船桨,又抽出早准备在舱底的长木杆,倾斜的伸出桨窗,用力的抵住河底。
由于这一段台伯河面最宽不过百米,两艘船一个床尾在北岸,一个船艏靠南岸,两船之间自然有重合。当第二艘船的水手们尽力将船首向第一艘船船尾靠拢后,船上的操控员们瞅准机会,放下了吊桥。
吊桥头端的尖钉扎穿了第一艘战船船尾的甲板,虽然让舰长和水手们感到心痛,但是却将两艘战船连在了一起;第三艘战船和第四艘战船同样照此操作;第五艘战船和第六艘战船……没过多久,在罗马椎桥西侧的台伯河的河面上就搭起了近20架“浮桥”,只需要再将靠近对岸战船的吊桥放下,搭在堤岸上,立刻就连通了南北两岸。
利扎鲁在北面桥头观看到了整个过程,他为第三舰队干净利落的完成既定计划而大声击节叫好,当然他知道:昨天下午米多拉德斯带领十几艘战船在河港以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