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议得以广大公民的支持而获得顺利通过。
就在这时,米隆派出的信使赶回克罗托内,带来了“戴奥尼亚大军包围克里米亚,米隆请求援军”的要求。
这个消息顿时让公民大会陷入慌乱中,只要不是傻子,每个人都明白,一旦让戴奥尼亚夺取了克里米萨,就可以顺利进入克罗顿平原,捣毁他们的农田,焚烧他们的村庄,直逼克罗托内城下。如果战局真的演变成这样,那就是继百年前被叙巴里斯入侵之后,克罗顿平原再次被北方来敌侵入,百年来克罗托内民众在这块平原的安宁生活将被打破,这是民众们所不能接受的。
“增援克里米萨,坚守克里米萨城”成为克罗托内公民们的共识,但是全城的青壮年公民基本被抽调一空,要再增派士兵,只能放宽18到50岁的服兵役年限,同时招募自由民。幸好只是守城,只要会射箭、投掷标枪就行,这正是自由民和水手所擅长的,因此拼凑出一支相当数量的援军不成问题。但是将领却成了问题,因为会打仗、能打仗的公民都在米隆的大军中,包括米隆自己。
公民们争论了好久,好不容易达成一致,推选出几个人选,被选中的人却拒绝就任。当众人指责他们时,他们振振有词:“连米隆、腓拉得福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