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匠们停炉,清膛,将流到炉膛内的铁水凝固的铁条砸出来送到白晖的面前。
韩咎长身一礼:“请将军解惑。”
“不急,请公子再看一物。”
一只蜂窝煤炉已经生起了火,一只小铜盘正放在上面,水慢慢的热了。
白晖这才命人将煤的样品放在铺有丝绸的托盘上捧到了韩咎的面前。
“此物古称黑丹,我改名称之为煤。煤分七等,最好的煤就是这种叫镜煤,最差的就是泥煤,下三等的煤制作成煤饼,可以供百姓取火取暖所用。而上上等的煤,河东万斤煤中怕不足一斤。”
韩咎也不顾煤黑,抓着一块镜煤反复的看着,口中自言自语的说道:“依将军所言,此物万中取一,是煤中精化所在。”
“不,是矿的品质不同。这也是我想到汾城的原因,我的人在汾城南、北、西都发现了高品质的煤矿,可以说十斤煤中有九斤都是上等煤,至少有两斤是镜煤。”
“公子认为此物,在未来的十年内,是不是让一个汾城可比陶邑。”
白晖所说的陶邑,可不仅只是一个陶器生产地,那里可以说是中原一带商业的核心城市,七国商人有多半都会经过陶邑,带动了当地的商业水平